13日,贵州省土家学研究会举行五届三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据了解,土家族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一市的毗连地区,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生活,绝大多数讲汉语,通用汉文。
贵州是至今还保留有自己民族服饰的土家族聚居地之一,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铜仁地区及遵义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口170多万,其中铜仁地区就有140万左右。
贵州土家族的主要聚集地铜仁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花灯调、茶灯调、山歌情歌调等民间音乐;有肉莲花、摆手舞、傩舞、花灯等民间舞蹈;有高台戏、傩戏等传统戏剧;还有过赶年、摆手节、六月六牛王节、祭风神、祭白虎、哭嫁等节日,其中傩堂戏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铜仁地区现在以武陵山区的主峰、土家族聚居地梵净山为切入口,以土家族文化、特色为基础,打造特色旅游,带动乌江、锦江发展。
“文化是一个地区旅游的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就像白开水,淡然无味,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田永红说,“贵州的土家族文化,在全国来说,是保存的相当完整的。要继续整合土家族文化资源,把它打造成贵州的一张文化名片。”
“铜仁地区在土家族文化打造上,尚缺一把火,能在文化品牌上打响的精品很少。”田永红建议,打造几首可以唱响全国的土家族民歌,打造一个具有土家族文化特色的精品节目,打造一部能反应土家人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影视作品,让土家民歌像“山路十八弯”一样唱响全国,土家的文化节目像“印象刘三姐”一样享誉海内外。
田永红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逐步提高,老一代的文化传统如果不能与时代相适应,就容易在时代的发展中逐渐消失。土家族文化需要融入时代元素,注入新的文化符号,在创新和发展中保护贵州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