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100多户人家的村庄和一所小学,全部居住在一块巨大的石板上。更奇怪的是,这块石板的下面,却是一个大溶洞,溶洞内有一道涌动的暗河,暗河里还生长着一种双目已经退化的“盲鱼”。昨日,记者在荔波县看到了这一奇观。
大石板上的小村庄
昨日,记者与荔波县副县长杨昌齐一道,来到了距离县城18公里的永康水族乡德门村。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这里的山秀丽峻峭,青翠欲滴。100多户水族人家的吊脚楼和一所由香港人徐于亮捐资修建的小学———“徐于亮小学”就坐落在这里。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小村庄竟坐落在一块巨大的石板上。
据永康水族乡乡长吴秀荣和德门村村支书蒙希凡介绍,这个小村庄居住有105户人家430多人,全部蒙姓,水族。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才开始被地质技术人员发现,这个寨子的地表是一块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巨大石板。为了验证真假,村支书蒙希凡和村民蒙木祥等30多人,曾打着手电筒、拎着矿灯,从村子一角的一个洞口钻进去,“再进洞10多米后,我们就发现洞内时宽时窄。再继续深入后,就能听到淙淙的流水声,原来这里有一条流淌着的暗河。”村民蒙木祥说,他们用手摸一些积水的洼处时,竟然发现里面有很多鱼,“这些鱼傻得很,跑都不会跑。原来它们一直生活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后,双目功能已经完全退化,看不见亮。后来,专家说这种鱼叫‘盲鱼’,它们长得不大,就有三个指头那么宽,全身透亮,可见骨头。此外,还有一种小虾子,我们特地给这种虾子命名为‘德门米虾’”。
村支书蒙希凡说,他们在洞里走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有走到头,但是却发现他们的寨子真的像专家所说,全部坐落在一块巨大的石板上。
据荔波县水家学会会长、德门村老居民蒙熙儒向记者介绍了有关德门村的来历。他说,清朝初期,在永康水族乡拉梭寨有三个蒙姓兄弟,为了生存,来到了现在的德门村。当时德门村一片荒芜,在发现这里的石板很宽大后,而且石板下还有一个大溶洞,在兵荒马乱的年月,可以逃荒避难,于是三兄弟决定在这里居住下来。从此,这里开始了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