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黎平各族干部群众保护恢复地坪风雨桥

让国宝重现往日风采——黎平各族干部群众保护恢复地坪风雨桥的故事  

610180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与社会栏目在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保护日到来之际,推出长达40分钟的专题片《保卫风雨桥》,再现了2004720黎平各族干部群众保护地坪风雨桥的动人场景。如今,作为贵州省第一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黎平县侗族文化的标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经过三年的精心修复,已于今年519日通过了省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   

 

新闻回放   

 

粟文旺老人一家4口冒死护桥捞大梁

  2004720日,持续的强降雨引发山洪,南江河水位迅速上涨,超出历史水位3米,达到了10米之高,洪水进入了地坪风雨桥桥廊。66岁的侗族老人粟文旺根据经验判断,桥可能保不住了。他和老伴拿着绳子叫大儿子和儿媳妇到河边作打捞风雨桥构件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轰隆的一声,风雨桥卷入了洪水之中,散落的桥梁构件被激流冲走。粟文旺的大儿子奋不顾身跳入洪水中,死死地抱住一根大梁,一个洪峰大浪打来,儿子和大梁被卷进了水底。几分钟后,儿子抱着大梁从洪水中冒了出来,粟文旺立即丢尼龙绳子给儿子拴住大梁,与老伴、儿媳妇在岸上死死地拉住,终于保住了30米长、直径0.5米的大梁,它是风雨桥最长、最大的一根大梁。

 

苗族青年滚褔忠三次冒险加固危桥

  风雨桥是侗族人的宝物,住在7公里外新岩村的苗族青年滚褔忠听说风雨桥遇险,放下饭碗冒雨跑到现场加入护桥队伍。洪水接近桥身,滚褔忠掏出200多元买来两捆尼龙绳,疾步冲上在激流中摇晃不止的风雨桥,用绳子捆绑桥身,分别拴在左岸和右岸的大树上。当他第三次脚板刚离开桥体的时候,风雨桥轰然倒塌,他成为最后一个走过风雨桥的人。

  

乡长率工作组当天将冲走的大梁全部找回

  721日天刚蒙蒙亮,乡长甘仕杰带着8位同志沿江开始了艰难的风雨桥构件搜寻工作。洪水还没有完全回落,公路仍有部分被洪水淹没,沿河的道路不是上崩就是下塌。一路搜寻近两个小时后,乡境内仅搜寻到4根构件,而大部分构件特别是桥的28根主跨大梁,除一根在现场抢救中打捞到外,其余27根已全部流入广西地界进入都柳江。他们火速赶到广西境内,2个小时内走访了70多户,当天共搜寻到大梁26根,其他构件24根,风雨桥的构件大部分被找回。

   

  2004813日,中国民族报和中国文物报分别在头版头条、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一曲抢救国家文物的颂歌——黔桂两省区侗族群众打捞地坪风雨桥纪实》的长篇通讯,记述了黎平县地坪乡各族群众从滔滔洪水中夺回被冲毁的地坪风雨桥73%的构件,创造我国文物保护史上一个惊人奇迹的新闻,引起了文化部、国家民委及国家文物局的重视。随后,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表彰了由干部群众共14人组成的护桥英雄群体。地坪乡政府获得了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保护特别奖。保护地坪风雨桥的14位功臣,被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评为保护国家文物先进个人,有5人被省政府荣记一等功,有9人被省政府荣记二等功。

  为表彰地坪乡各族干部群众保护国家文物的行动和精神,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下拨180万元重新修复地坪风雨桥。经过黎平50多位民间工匠的精心打造,用从汹涌的洪水中夺回大部分原构件物修复的地坪风雨桥,修旧如旧,横跨南江河,重现了往日风采。

  据介绍,风雨桥冲毁后近一个月里,地坪乡各族干部群众从都柳江收集到风雨桥构件木料54立方米,共111件,其中大梁构件28件,其他部分构件83件,占风雨桥构件的73%。为保护好这批国家文物,防止日晒雨淋,两寨村民无偿投入1000多个劳动日,搭起了雨棚,垫高了构件,对构件作了防潮和防朽的处理,86岁的李荫贤老人老当益壮,日夜看守着构件。

  在没有桥的日子里,地坪乡一万余各族群众签名呼唤,渴望重建风雨桥。国家文物局与财政部协商,特事特办,从2004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拨出专款,用于风雨桥文物构件的保护和保护修复方案的编制。贵州文物保护中心和广西文物设计保护中心共同拿出了设计,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保存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手法,修复风雨桥。

  2006228日,芦笙阵阵,乐声悠扬,千名各族青年在地坪风雨桥遗址载歌载舞,欢庆地坪风雨桥开工修复。两万各族群众像过节一样,自发来到风雨桥遗址,喜出望外见证这个盼望已久的时刻。国家文物局和省政府领导主持了地坪风雨桥修复动工仪式。

  侗族工匠精雕细刻原样建造风雨桥。陆文礼,今年70岁,黎平县肇兴纪堂村人。他擅长建造鼓楼、花桥和风雨桥。他凭着一根丈杆,一把直角尺,一个墨斗盒,将成百上千的错综复杂的木梁、柱、椽、枋、板等在木马上做成,不费一钉一铆,全以榫锉开槽方式衔接结合,不差丝毫,牢固严谨。50多名木工匠师汇集到陆文礼的麾下,不讲价钱,不计报酬,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地坪乡各族群众不遗余力投工投劳。经过4000多个工日的精雕细刻,修复工程全部按照原形制修复,桥身、桥宽、桥长、桥高严格遵守以不改变文物原状:桥长56.6米,桥廊最宽处6米,过道3.9米,桥高4米,桥楼最高11.6米,最低7.2米。充分体现了原工艺、原结构,不用一钉一铆。

  《本周关注》栏目今天起改为《特别关注》。坚持以人为本,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以人文关怀的视角,报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里的典型事件、典型问题和典型人物,仍然是本栏目一以贯之的追求。真诚期待你对本栏目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佚名 文章来源: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9-06-15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