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景区“门票经济”的现象近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报记者就该现象采访了旅游管理界专家。
从国内多地景区的现状来看,正视景区属性,改善管理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马晓龙说,无论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还是大自然留下的奇观美景,都属于公共资源,不应成为地方或个别企业盈利的工具。“我国也有景区免票运营的成功案例:西湖免票10年,收入增加了4倍。西湖的免票模式在国内比较独特,这与当地政府清晰的定位和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建设有关。这种将‘门票经济’转向‘第三产业经济’的做法并非在所有景区都可行,但其因地制宜的管理方式给其他景区带来了启示。”
知名学者、北京交通大学旅游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说:“目前,我国旅游资源尚无法形成一个体系。不少地方的关注点集中在门票收入这种短期利益上,缺乏对行业的整体关照和长远考量,使得旅游产业链上的其他效益未能有效开发。”他指出,旅游业包含吃、住、行、游、购、娱6个要素,门票只是其中一项收入来源。目前,国内旅游还是以游为主,把旅游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看得太重,忽视了旅游间接带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文明素养的文化作用。
王衍用说,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协会还未形成综合性和联合性协会的实力,其在行业内部协调资源、制定规则、规范市场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马晓龙表示,真正地让社会加入到景区门票议价、定价的环节也是监管、抑制门票乱涨的重要一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邹统钎认为,把景区的宾馆饭店、衍生产品开发等委托给一些资质齐全的企业经营是不错的选择,但管理部门应进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