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听“青龙洞”人,会以为在贵州这个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地带,又多了一个溶洞。其实,从明朝初年开始,有人看中了中河山这块风水宝地,在山上建起了亭台楼阁。建还建得奇,几十座靠崖连洞的古建筑都集中在中河山腰宽40米、高低约60米,长约300米的狭长悬崖地带间,祠庙、道观、学堂、会馆构成了"青龙洞古建筑群"。远远望去,恰似一幅悬挂在舞阳河畔的山水长卷。
“入黔第一洞天”,这是刻于镇远青龙洞内的一句题辞。青龙洞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至1530年(明嘉靖九年)以来,青龙洞就是贵州著名的古迹,迄今已有四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了。青龙洞位于镇远城东的中和山,距县城中心仅0.5公里,由青龙洞、紫阳书院、中元禅院、万寿宫、祝圣桥、莲花亭等几个部分组成,有单体建筑40座。是一组占地近二万平方米、山北至南长达一里多的古建筑群的统称。这片建筑群的总体特点是:依山而立,贴壁凌空。古代的能工巧匠们根据山形和地势,巧妙地将建筑物修在山崖上、洞口内。殿阁下部均宽敞宏阔,上层逐渐收小,有的楼台直接伸出山外,下面由十几根巨木撑持,似欲腾空而起。整个建筑群与石崖、洞穴、古木、藤萝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遗址于一山,错杂而不乱,有层次而又各自独立,是将建筑艺术、雕刻艺术与自然风光完美结合的艺术珍品。
如果说镇远是一个文化旋涡的话,青龙洞就是这个旋涡的中心,把多种文化凝在青龙洞上,成为镇远文化的缩影。从它儒、佛、道三教合一;从它的集多地域、多民族的建筑特征;从它的众仙云集…… 我们不难品位出镇远古城文化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