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介
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舞,人人都能跳,现有部分女青年也能吹能舞。
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藏在大山里,交通极不方便。
苗族世代相传制作芦笙工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胶)就能制作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
芦笙制作工艺具有以下特征:雷山地区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外表光洁美观。芦笙制作是乐理学和物理学的完美结合,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均有区别,形体大小各异,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经验总结;芦笙加工工序较复杂,做工非常讲究,每一个组件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要不断地调试,修改才能满足要求;
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苗族时,常常从芦笙文化着手,认为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苗族人民把芦笙文化作为本民族的一种表现形态,作为本民族精神意识的一种凝聚与弘扬。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中的各种曲调、芦笙词、芦笙舞,都保持了苗族远古的历史文化艺术的古老性、原始性、古朴性、科学性,把芦笙的词、曲、舞三者统一起来,更能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遗迹和文化艺术内涵。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苗族人民也将芦笙的制作,芦笙文化的展示作为一种创收的途径,通过它改善生活水平。
由于其属于口头传承,无文字可考,且工艺考究,需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物理学等方面的素质,难于习得,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将之纳入保护范畴已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