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区域及其地理环境
大稿午位于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革东镇距县城25公里,清水江南岸,东经108度24分—108度31分,北纬26度41分—45分,西与台江的台拱镇接壤,东与岑松镇的川洞、寨章隔河相望,北与台江的施洞、老屯乡节界,南与台江的方召乡为邻,最高处交东播甲山,海拔1109米,最低处交东坡脚老虎跳清水江面,海拔455米。总面积136平方米。常年均温较高,年降水量1100毫米。无霜期215天左右;且土壤肥沃,水量充足。“大稿午”系由苗语地名“概故阳溜”演变而来,距镇政府所在地仅两公里,是革东一带10多个苗族社区中定居较早的寨子,苗语为“khat gud”, “稿午”是苗语“gud”的音译。320国道穿过村寨境内,寨子对面是凯三高速公路,由于剑河县城整体搬于革东镇一带,目前,该村大部分田土已被征用,村寨的地理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分布区域
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及其周边地区
历史渊源
水鼓节是贵州省剑河县革东镇大稿午苗族独特的传统祭祀节日活动。大稿午族人为吴姓,吴姓是“gud ”(恭)支系的一支,“恭”是苗族支系名称。据调查,“恭”可以分为6大宗支,在黔东南苗族中他是一个比较大的支系,主要分布在剑河、台江、凯里、黄平、丹寨、麻江、施秉、三穗等地区。关于大稿午的记载早在清朝初年汉文古籍中就有。(乾隆)《贵州通志》中说,乾隆二年(1736年)“祁文魁剿吴家寨”,这里所说的吴家寨就是指现在的大稿午。村里现在尚有古道、古井、古龙潭、古枫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遗物。
据口碑资料并结合历史文献研究,水鼓节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水鼓节,当地苗语称“zuk niel eb”(宿留翁)。“zuk niel”意为踩鼓,“eb”意为水。关于它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某年,由于久旱不雨,田土干列,溪水段流,有位叫告翌仲的老祖公为寻找水源来到了今天起鼓的地方挖井取水,不慎被倒塌的泥土掩埋死亡,当天晚上他托梦给他的子女说,这个地方很好,就让他在此长眠。第二天,子女们便带上香纸前去“坟”上祭奠,随后便普降甘露。从此之后,每当遇到久旱不雨,当地的人们便邀约来到今天起鼓的地方,进香烧纸,必显神灵,于是相沿成俗。现在每年阴历六月第一个卯日之后的第一个丑日,当地的人们都要来到老祖公被掩埋之地举行“起鼓”仪式,祭奠告翌仲老祖公,祈求风调雨顺,祝愿后世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