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或“贾理”, 究竟“贾理”是什么涵义?理就是道理,两个字就道尽说绝了。可是贾就不好这么打发,民间本来就没什么诠译,也无人诠译得了。但贾比理的内涵大,而理则是贾所派生的。民间只说“贾就是理”,所以有“贾理”的联称但不说“理就是贾”,也无“理贾”的联称。可是,民间对于贾理的区别与联系,倒有个蛮形象的比喻:
贾好比一座谷仓,理就象一个茅棚;
千种贾好比梳齿,百种理就象头发;
千种贾如是头发,百种理就是胡须;
枋头穿入柱榫,柱榫套住枋头。
贾无形无象,虽看不见,摸不着,但你会强烈地感受到,它就在字里行间,它就在理词之外,就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指天地日月的产生与发展变化;
第二指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
第三是指一切神话和历史的传说已成为共识的典故;
第四是指古人传下的节日与风俗。
汉人离不了书,苗人离不了贾;
妈死不埋织布机,爹死不埋长砍刀;
妈死时说过的话,爹死前讲过的事:
妈留下的伞就扛,爹留下的刀就背;
沿着妈的足迹下悬崖,顺着爹的手印爬高山。
苗民对于古人、古事、古籍、古典等等,崇拜信仰之深,随处可见。尤其对埋葬父母,祭奠祖先时的虔诚与敬重,视为至高德行。一切节日与风俗,都是古代传下来的,后人只能遵循照办,不能有所创作增减。贾有千百种,“道德”是它的核心,“和谐”是它的灵魂。一旦道德出轨,就不和谐了;一旦不和谐,就要出事;用贾干预,复归和谐。这就是苗族先民朴素的哲学思想。如《浑水与蝌蚪》这一案例就是用童话般的形式表达出这一思想的:
水呵,你为啥要浑?蝌蚪跑动我才浑;
蝌蚪,你为啥要跑动?石头滚落我才跑;
石头,你为啥滚落?野鸡脚刨我滚落;
野鸡,你为啥要刨?我要寻找榛子吃;
榛子,你为啥要掉落?风吹我掉落;
风呵,你为啥要吹?不吹年岁不交替;
不吹季节不交接,冷冬就常在。
摘自三苗网 贾理春秋——读《苗族理辞》
作者:燕宝(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专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