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然空调、绿色氧吧”美誉的桐梓县,地处“火炉”城市重庆的两小时经济圈内。桐梓县发挥独特优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紧盯重庆客源市场,大力发展休闲避暑乡村旅游。在编制《桐梓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同时,与重庆合编了《黔北渝南旅游区规划》;对乡村旅游点优先安排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全县建成旅游公路100多公里,逐步强化“食、住、行、游、购、娱”等6大要素;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工作格局,坚持“旅游、文化、宣传、康体”四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完善乡村旅游点的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组织有书法、音乐、舞蹈、医疗等专长的游客,定期举办书法、绘画、灯谜、京剧戏迷等各协会活动、增强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和参与性,并对乡村旅游点村民及进行培训、指导。
近几年,桐梓县出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府补贴、项目捆绑、特批用地、市场准入、贷款贴息、干部领办、税费减免”等7项优惠政策,从2007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各乡、镇每年落实31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着重与重庆渝中区旅游协会的百余家旅行社和重庆周边的区县开展旅游合作,在各地设立营销中心、召开乡村旅游推介会、举办乡村旅游节;县旅游协会对酒店、饭店、乡村旅馆、旅行社等从业人员,进行市场引导、行业自律、文化打造、人员培训等,各乡镇和乡村旅游点也成立了旅游协会,合力打造服务网络体系;选择12个乡村旅游点的大户农家带领发展乡村旅游,形成“高、中、低”各档次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注重产业链培育,加大对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使广大农民成为产业链的终端受益者。
与此同时,在“公司+农户”、“支部+协会”、“协会+公司+农户”、“游客+农户”、“大户+小户”等多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又创建了“联建、托管和旅游地产开发”等3种乡村旅游发展形式。即引导农户以宅基地或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资金入股和参与管理、服务的形式,与重庆游客共同出资联建乡村旅馆解决发展资金;由重庆游客一次性预付15年不等的租金,每年夏天到桐梓租房(管理)避暑数月,以稳定客源和收益;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端旅游业,引进重庆南方集团65亿元的黄莲景区、重庆枫丹实业有限公司10亿元的尧龙山景区已经开工,深圳辉诚发展(香港)有限公司近10亿元的小西湖项目即将落地。现桐梓县已建成乡村旅游特色村(点)12个,乡村旅馆358家、床位逾万张,有旅游从业者5000余人;桐梓县被确定为世界旅游组织观测点,现又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娄山村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