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枪匹马干到拿工资种菜
遵义娄山果蔬专业合作社试闯新天地
7月3日,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村上坝村民组的农民陈安华又一次来到了10余公里外的田坝村民组的一块花菜实验田。他重新布置了培育幼苗的塑料棚,拔草平地。陈安华告诉记者:“这是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租来搞实验种植的,种植技术我比较在行就多费点心,搞好了大家都得利。”
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当日,遵义娄山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成为我省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理罗克彬说:“以前我们也成立过协会,没有法律的约束,一些加入协会的农民为了尽快把蔬菜卖掉就以低廉的价格私自卖给蔬菜贩子,而协会与客商签下的订单,到最后却拿不出蔬菜。这样导致客商认为协会没有信用,都不和我们签订单,协会也难以运作下去了,最终受损失的也还是农民。”
合作社理事长田维洋告诉记者:在依法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由原来的‘单枪匹马’变成了现在的‘联合舰队’,农民的身份也由传统农民变成了现代产业工人。农民用自己的土地入股,交给合作社统一安排种植。合作社将主动拓展市场,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就地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蔬菜销售价的60%还要返还给农民,其余部分作为合作社的运作资金。此外,合作社还把农民聘为劳动工人,分配种植任务,每人每月支付800元工资,任务完成得好的,年终还有奖励,以此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娄山村的种植能手陈安华曾在遵义做了10多年木工,在村里是思想最开放的一个,专业合作社一成立他就第一个加入。“你不怕合作社干不好让你也赔本吗?”记者问他。“土地是自己的,别人又背不走,种的菜好不好我自己也清楚啊,至于销售,我是合作社的一员,我有发言权和知情权,自己能拿主意,赔不了的。”陈安华显得很有信心。
在陈安华的带动下,上坝组31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占全组农户的1/3。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这一新兴组织能够带来的好处,合作社还组织农民学习中央1号文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业部的相关政策。到目前为止,娄山村的40余户农民和遵义县尚稽镇大坝村的20余户农民加入了合作社。但两村的大部分农民还持一种观望态度。娄山村田坝村民组农民黎志亮说:“毕竟还是不了解啊,虽然他们说得很好,可我还是怕整不好亏本哦。等亲眼看他们有了好成果再说吧。”
娄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现在已经与贵阳五里冲、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的批发大户达成协议,试验田里9月成熟的无公害反季节花菜将以每公斤3.2元的价格卖出,成为合作社投向市场的第一块“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