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铜仁地区确立了“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发展战略,提出大力建设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和铜仁城市经济圈,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新型工业、文化旅游产业、现代农业、城镇建设和生态文明等6个方面的新跨越。在深化区情认识的基础上,地委、行署提出,要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率先突破!
去年4月,梵净山索道投入运营,成为拉动全区文化旅游产业高速成长的强大引擎。今年9月,铜仁地区承办了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借此东风,全区全面加强了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景点建设,全力开拓旅游市场。
为了改变梵净山景点单一现状,拓展周边旅游空间,铜仁地区投资5.8亿元开建109公里长的梵净山环线公路,以将江口、印江和松桃三县的毗邻景点串联成线。该工程去年开工以来,进展顺利,目前已基本完工。
梵净山大型停车场建成投入了使用。作为西南地区最大露天表演场的铜仁民族风情园,配套设施建设已经完成。铜仁市、江口、印江等地的城市主干道进行了全面改造。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旅游开发。投资4.5亿元的梵净山佛教文化苑一期工程今年8月建成对外开放;松桃苗王城修葺一新;铜仁市三江公园建成开放;在梵净山黑湾河,生态植物园国际会议中心、鸽子花大酒店、梵净山国际旅游度假村等高级宾馆正在建设中……
全区今年新建和续建了83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涉及投资27亿元。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工。
今年,铜仁地区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借助高端平台展示等举措,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大力拓展旅游市场。
5月,借省委、省政府“2010上海世博·感知多彩贵州”旅游推介之际,铜仁地区文化旅游推介团赴上海专门宣传推介。9月,重庆市黔江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湖南省湘西自治州的文艺代表团相聚铜仁,参加“放歌武陵”文艺展演,给群众和游客献上了一台台各具地方特色的土家歌舞大餐。
铜仁地区还加强与省会贵阳和湖南、重庆等传统客源地的联系,并大力开拓粤、港、台及海外市场。11月20日至21日,泰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桑蒂猜受邀率团赴铜仁地区考察。考察团成员除了泰国国家旅游局的4名官员和两家媒体记者外,还有6家泰国旅行商。他们对铜仁地区的悠久佛教文化和优美自然风光赞不绝口,并表示将择机组团前来铜仁旅游。
今年,铜仁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式得到转变,产业结构和形态得到优化升级,旅游线路和产品建设得到完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张。全区旅游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据统计,今年接待游客人次已突破千万大关,实现旅游总收入60亿元。其中,“十一”黄金周,全区接待游客就达87.7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5亿元。到今年10月底,梵净山周边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实现地方税收近1000万元,同比增长206%。
故事
梵净山下农家乐
“去年来,生意一直不错。到现在纯收入有14万元。”在梵净山脚开办农家乐的农民蒋厚发高兴说。
蒋厚发的家原来在江口寨抱村,爱人娘家是梵净山村人。2000年,夫妻俩就到梵净山脚黑湾河办起了农家乐,专卖农家饭。但因为游客较少,生意不好。
2006年,他们就近在路边选择了一块更好的地势建造了一幢新木房,另起炉灶。2007年和2008年,因修建梵净山索道,梵净山东线(江口方向)开始闭门谢客,蒋厚发家的生意也没多大起色,客人主要是黑湾河一带的旅游投资商和工程队。
去年4月底,梵净山索道建成投运,当地旅游出现井喷之势,蒋厚发家的农家乐近水楼台先得月,生意越来越好。两口子忙不过来,还雇了4名工人,每月开他们的工资就达8000余元。
蒋厚发说:“今年十一黄金周,从早到晚都在忙,起床就开始炒菜,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都还有游客来吃饭。人实在撑不住了,只得谢客。”在这7天时间,他家的毛收入达到8万元。
他说,今年生意不错,平均每天有60、70个客人前来就餐。到11月,他家纯收入已有14万元。
据江口县太平乡党委副书记胡国栋介绍,梵净山脚一带有40多户人家开办了农家乐,仅此一项,就给当地农民带来150余万元的收入。
短评
必须捅破体制不顺的窗户纸
如今,梵净山管理体制不顺的瓶颈由隐形开始凸显。
作为自然保护区,省林业厅下属的梵管局是其“婆家”,景区的经营主体为三特公司,利润蛋糕主要被他们两家切割。而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外宣和基础设施配套的地方政府,未能获得直接收益,产生了“投入惰性”。
山中有山、天外有天。以前的黄果树瀑布,也曾遭遇如此管理困境。后来理顺了体制,景区迈入高速成长的轨道。
在产业发展的初期,需要政府主导,但主导不是“大包大揽”、不计成本和回报。我们不提倡政府过度与民争利,但梵净山若要可持续发展、各方能够“共富贵”,则需重划利益分配原则和管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