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存压力,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已渐无老人们那种热情和喜爱,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断代’相当明显。”在贵州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两名政协委员分别就“保护和发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案,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建设,提到了一个紧要的关口。一名委员表示:如何把非物质文化变成一种产业,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不可否认,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比较多,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抢救式保护方式的确很难解决这些非遗保护遭遇的问题和困难。相反,走产业化道路,通过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商业开发,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能够有效的解决很多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有利于非遗的保护。这既是很多专家学者的一直主张,也是当下很多地方政府正在走的非遗保护道路。不过,非遗保护需要引入市场机制,需要采取一定的产业化模式,但是,绝对不能迷信产业化道路,不能把产业化道路当成非遗保护的唯一道路和灵丹妙药,避免谨防和避开产业化道路的误区。
事实上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这本身无可厚非,也确有必要,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要在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健康的传承和保护。但是,生产性保护非遗的要求,与产业化生产本身的低成本、规模化、标准化的诉求之间完全不同,非遗生产性保护要求产品本身具有个性、具备差异,而且要体现的是“手”的价值而不是体现机器大生产的价值。
另一方面,非遗保护公开走产业化道路,如同教育产业化一样,很容易让人们对非遗保护的理解出现偏差和误读。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不是为了保护非遗引入商业手段,而是纯粹为了经济效益进行商业开发,并且是过度开发,一味地追逐非遗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生产、实践流程中的慢工细活环节,由此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艺术价值,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原真性、整体性和传承性,背离了非遗保护的初衷以及非遗本身发展的规律。比如近几年市场上出现的印刷品唐卡就被很多专家认定是非遗保护产业化道路失败的典型事例。
总之,面对非遗保护,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性思维,千万不能为了尽快解决非遗保护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就盲目走产业化道路,就迷信产业化道路,就把产业化道路当成了非遗保护的救命稻草,如此非遗保护就可能成为了非遗毁灭。所以,非遗保护引入市场化手段,进行产业化保护,一定要节制,要有度,要在政府投入的抢救式保护基础之上充当辅助保护手段,而且要仅限于生产性保护,要坚持手工制作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不变原则的基本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