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10日,浙江传媒考察团赴贵州进行就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建设进行采访,此次活动由浙报传媒集团牵头组织浙江日报等12家媒体参加。贵州省旅游局借助此次活动,向浙江媒体发布了《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暨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相关情况。
据悉,长三角是我省重要的客源市场。12月上旬,贵州省将组织旅游企业走进杭州、宁波、南京开展“冬季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并把浙江作为《文化旅游创新区暨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后项目招商引资的第一站,在杭州举办“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推介会和贵州旅游投资项目说明会等。
黔中大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千百年的积淀,旅游资源日显神奇魅力,堪称“珍贵之州”。如果用一串数字来介绍贵州的独特资源,或许更能体现这座城的无限魅力。贵州拥有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等九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果树等十八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遵义、镇远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十九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万八千个少数民族文化古村寨等等——这些数字都折射出贵州文化的神奇与厚重。
“贵州是个越想越神秘,越看越美丽,越品越迷人的地方。”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旅游业是贵州经济发展的一支奇兵、一大优势、一个支撑。
通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实践,贵州省成功打造了“多彩贵州”旅游文化品牌。贵州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介绍,在“十一五”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实现30%以上增幅的基础上,2011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实现1429.48亿元,同比增长34.7%;接待旅游总人数1.7亿人次,同比增长31.8%。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总人数1.68亿人次,同比增长29.23%;旅游总收入1445.78亿元,同比增长30.56%。
贵州是天然的大公园,处处是风景,也是民族文化大观园,处处有风情。同时贵州也是全国人民的大花园,鉴于此,贵州推出了新的总体定位——“国家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在贵州一张随手拍摄的照片就是一张明信片啊!”说起贵州的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如数家珍,他强调,贵州的旅游资源就像是“旅游中的茅台”,珍贵稀有。而“国家公园省”的称号给予贵州名副其实。
“旅游必须要在发展中找到创新点,跳出框框,从而打造旅游精品,提高整体知名度。”傅迎春局长谈道,当前贵州旅游面临融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机遇,要以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战略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深化生态、文化、旅游的高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一条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后发赶超新路径,把旅游业培育成贵州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2年9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新区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与会的评委专家对贵州的发展规划给予了高度肯定。傅迎春局长告诉记者,从着手筹备到通过专家评审,历时五个月,考察工作历时21天,先后召开“旅游精品建设”等6个专题座谈会,分层次分领域分部门征求意见、衔接规划、统一思想,征集修改意见2000多条,创造了贵阳省上下联动、部门积极参与、专家凝聚智慧的规划编制新经验。
浙报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雪南被贵州发展旅游的热情所打动,“贵州有多彩的旅游资源,亦有多情的人文底蕴,这种发展旅游的大势头令人大受启发。”长三角市场一直是贵州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据统计,贵州省接待长三角地区的游客从2007年的358.89万人次提高到2011年的712.36万人次。其中,来自浙江的游客数量占本区域的42.86%。浙江省中青国际旅行社是推送浙江游客到贵州旅游最多的旅行社,总经理张勤表示,贵州旅游发展的空间还非常大,贵州政府对旅游的远见和激情让他相信接下来定会有更多的浙江游客慕名而来。
“启动规划,从浙江开始!”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对浙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十分看重浙江的产业优势,他希望贵州能吸引更多的浙江游客、浙商前去游玩和投资。12月6日,贵州省政府、贵州旅游局将带着贵州的美景走进浙江,举行贵州旅游推荐会和旅游投资说明会,让更多的浙江人在家门口感受多彩贵州的神秘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