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秀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
西秀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作为明代大规模南迁移民中心,文化沉淀厚重,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内容奇特,内涵丰富,组合巧妙,为国内罕见。再加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构成了安顺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贵州的文化中心、旅游胜地。地处黔中腹地,高速公路建成、长昆高铁的开工、安顺机场的开通,构成立体交通。东连红枫湖、天台山;西接黄果树、天星桥;北连织金洞;西秀区正处在这几个国家级景区的中心位置。西秀区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拥有龙宫国家级5a级风景旅游区,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云峰屯堡文化、宁谷天落湾、轿子山千峰山3个风景区,1个红色经典景点王若飞故居,云山屯古建筑群、安顺文庙、宁谷遗址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星级宾馆10家, 2011年,接待人数370万人次同比增长31%,旅游收入51.5亿,同比增长37%。
二、西秀区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西秀区文化旅游业还处在初级阶段和继续创业阶段,要把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新的支柱产业进行培育,让其能集中体现西秀区优势,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并且在全区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对比例,对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从我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远远不能够做到这一点。
一是我们的发展思路没有理顺。西秀区作为安顺的中心城市,近几来在发展文化旅游上,特别是怎样将生态、文化、旅游怎样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打造旅游精品上,应统一认识,重新理顺发展思路。
二是发展机制没有理顺。在管理体制上,目前仍是行政行为居多,景区仅有门票收入,没有导入市场运作。管理机构、景区、旅行社各行其是,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没有坚持“统一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这一原则,利益机制还有待完善和规范。
三是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手段落后,缺乏鲜明的主题形象。在旅游市场主体发育过程中,缺乏鲜明的旅游形象,缺乏市场意识和市场运行机制,管理封闭,综合效益难以进一步发挥。现在的效益也只是门票收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处于被动地位,旅游业难以发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的作用。
四是接待设施不配套。旅游总体接待设施普遍不足,还不能满足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旅游需求,旅游景区环境质量较差,进不来,出不去,旅游资源破坏严重,缺少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性破坏较大,景区及公路沿线开山采石采砂破坏严重。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我区旅游投入不高,全民办旅游的热情不高,旅游信息化程度低,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低等等。
三、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及定位
全力建设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真正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变,文化创新能力、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结构优化,黔中国际屯堡文化生态园、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带、龙宫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形成,西秀区成为中国西部旅游中心,宜居宜游的旅游度假休闲目的地和文化产业基地。发展定位是“平安顺意吉祥地,宜居宜游休闲城”。
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措施
1、高标准、高起点编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
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和实施《西秀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西秀区屯堡文化保护与发展规划》。要以近期编制的《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结合西秀实际,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并实施全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规划的任务是要明确文化旅游业在西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文化旅游业发展目标,优化文化旅游业发展的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文化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促进西秀区文化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各旅游乡镇、景点景区可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快编制本地及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