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进入“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更加明确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多元化的旅游投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贵州正在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投资开发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为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2005年以来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特邀请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作为本期《独家访谈》栏目嘉宾,为我们作解答。
嘉宾: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
主持人
主持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和甲型流感等不利因素影响,贵州旅游业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旅游经济占第三产业比重达到15.9%,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嘉宾:今年上半年的快速增长,与去年同期受两次灾害影响,基数较小有一定因素,但是我想说,贵州旅游业出现今天的繁荣局面是必然的,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首先我们有人无我有的资源禀赋,二是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工作力度,三是有全社会发展旅游的强烈呼声,四是有日益改善的交通基础条件,这些都是我们能在不利因素影响下保持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省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特色突出,可以开发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多元化高品质产品。进入“十一五”,省委省政府站在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把旅游业列入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战略重点,明确“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和加快建设旅游大省目标。形成了政策推动、精品带动、市场拉动、质量保证的发展格局,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强大的社会参与度,为什么现在人们对发展旅游业有如此高涨的积极性,这是因为人们热爱贵州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并相信这片青山绿水将成为他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他们坚信在贵州发展旅游可以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
近些年来,立体交通网络和旅游接待设施不断改善,贵阳龙洞堡机场通往省外客源地的航线航班不断增加,通往旅游景区的道路不断完备,让外地访黔游客更加便捷。酒店从整体规模到档次布局都更符合市场要求,不仅省会贵阳,五星级酒店也落户到县城,各种品牌的经济性酒店异军突起,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旅游景区也加紧提升配套设施和可进入可接待条件,比如黄果树景区的自动扶梯、梵净山索道、马岭河的观光电梯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游览环境。
主持人:“十一五”以来,贵州旅游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主要体现出怎样一个发展态势?
嘉宾:2005年至今,我省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旅游业以发展和谐旅游为主题,以突出品牌、优化结构、拓展规模为重点,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发展合力不断增强,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发展成效更加显著。
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加快。大家都知道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但怎样把这些优势资源有效地转换为经济优势?这些年来传统的资源观受到挑战,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和其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过去单一的观光性产品向多元的高品质的复合性产品转化已成大势,而环境旅游、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以及各种专项旅游都会成为观光度假性产品的重要载体。
自2006年起,省委省政府开始举办一年一届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这是一个很英明的决策,体现了全省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举办旅发大会的意义不是限于旅游产业本身的发展,而是以此为载体,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决策进一步形成了各级各部门发展旅游产业的共识,调动起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开发旅游的热情,也很好地实现了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打造一个旅游精品,推到一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旅游产业素质的提升还要求我们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旅游规划和标准化体系,这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是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保障。
短短几年时间,“多彩贵州”就成为我省叫得最响亮的品牌。通过举办“多彩贵州”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有效地整合了各方力量,极大地调动起各地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形成了党政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宣传推介机制,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近年来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活动,汇集起来就形成了对外宣传的强大声势,这也是整合资源的有效途径。这些都说明我省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产业总体上朝着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十一五”以来我省旅游业发展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哪些经验和做法?
嘉宾:总结2005年至今全省在旅游工作上的有力措施,用几句话来概括就是“政策推动、精品带动、市场拉动、质量保证”。
从近年来我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把旅游业培育全省支柱产业的定位愈发明确。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提出了不少具有全局意义的发展思路。财政逐年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其他财政投入也向旅游业倾斜,极大引导了社会资金、民营资本、金融贷款和外资等进入旅游资源开发和接待设施建设。
实施精品带动战略,旅游产品建设获得质的提升。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申报世界遗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等工作实施后,全省已经形成了建设精品的共识。凭借贵州的气候、环境等资源优势,温泉旅游、乡村休闲、避暑度假、自驾车露营、高尔夫康体度假等新兴旅游业态成长起来,逐渐成为我省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拉动策略是这几年来我省做强做大旅游业的一条成功基本经验。“走出去请进来”是常规又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创新方式,探索旅游与文化、外宣、体育相结合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有效地整合部门、地方、企业、媒体资源,瞄准目标市场,省领导连续五年亲自率团走向客源市场组织实施高起点、大手笔、连续性旅游文化推介活动。在“多彩贵州”这面旗帜下,全省各地的“亮点”“卖点”成功推向广大市场。还联手三大客源地的龙头旅行社与我们共同开发产品,拓展市场,效果十分明显。
主持人:从现在到“十一五”末,我省旅游业发展是否能够再提速?
嘉宾:当前和“十二五”时期,将是我省旅游业进一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服务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为我省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可以说,我省旅游业已经具备了提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以机场、高速公路和快速铁路为重点的现代交通网络建设进入快车道,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多年建设,我省旅游业配套服务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景区景点的容量扩大,形成了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全省旅游综合实力和竞争力逐步增强,特别是一批新兴旅游业态将成为产业素质的助推器。
“十一五”后期,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挖掘潜力,突出重点,以建设优秀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努力推进产品的整体升级,提高三个比重,就是高端游客占客源的比重、省外游客在黔花费的比重、乡村旅游和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实现两个目标,就是旅游总收入保持20%以上的增长和我省旅游总量在全国的排位稳步上升。
主持人:作为旅游局长,你对这些升级升位目标有信心吗?
嘉宾:山西作为煤炭大省,旅游经济总量能从全国排名的27位上升到现在的14位,凭借贵州人无我有的资源优势和迅速改善的可进入条件,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谋发展,埋下身子抓落实,就完全可以实现持续增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