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年时间,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整治城镇乡村、交通沿线、旅游景区等地的脏乱状况,改善城乡面貌,构建和谐社会,树立贵州新形象,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贵州省上下闻“声”而动。一个月,喜人的变化点点滴滴:大街小巷干净多了,占道经营的现象少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多了,乱行乱停的人少了;知晓并主动参与“整脏治乱”行动的人多了,乱丢乱倒垃圾污水的人少了;景点景区整洁有序多了,垃圾满地、宰客经营现象少了;公共厕所保洁的次数多了,火车站、客车站的脏乱少了……
环境是“金饭碗”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大型的宣传推介活动,贵州省旅游业快速升温,游客大量涌入。在直线上升的旅游收入的背后,却暴露出一些地方公共环境的“软肋”: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和加油站上,公共厕所臭气熏天;令人流连忘返的民族村寨,遍地垃圾;宽敞的人行道,大小的摊点挡住行人的去路……面对种种“不和谐”音符,面对肮脏的环境,每一个贵州人、每一个来黔的外地人,都怨声载道。环境是贵州的“金饭碗”。向脏乱现象重拳出击!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立刻引起共鸣,全省自上而下展开积极的行动。
继《贵州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纲要》和《2006年贵州省“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颁布实施后,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按照一年重点治理,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巩固提高,四年规范管理,五年大见成效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分别结合实际制定了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并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落实责任。
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从5月20日起打响了擦亮“第一窗口”、树“第一形象”的战役,先后发布3个通告,对车辆乱停乱行、行人违章、乱吐乱扔等“五脏”、“五乱”现象以及机动车辆违章行驶作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由交警、城管、卫生等执法人员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联合组成的监督岗迅速走上街头现场执法。贵阳市要在树立文明形象、打造优美环境上争当“领头雁”。
遵义市从今年起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争取用5年的时间,实现“整脏治乱”和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安顺市向社会公布了32个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黔南州领导分赴贵新高等级公路沿线和部分风景区、旅游场所作“整脏治乱”工作调研。黔西南州3万余名干部职工宣誓“文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17个社区、青年志愿者、少先队被授予“整脏治乱”服务队和“整脏治乱”小卫士等锦旗。六盘水市建立五项制度,保障“整脏治乱”有序开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的省直机关要在“整脏治乱”行动中作表率。6月5日,省直机关“整脏治乱”动员大会后,40家省厅级单位与贵阳市北京路办事处携手,在辖区启动了“上下联动抓整治,省级机关作表率”主题活动,数百名省直机关干部参加了周末卫生大扫除。
旅游景点景区也积极行动。黄果树景区管委会分别与所在地政府、各旅游企业、农户签订“整脏治乱”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好环境大家建
5月中旬以来,各级各部门都召开了动员大会,各新闻媒体在报纸、广播、电视上开辟了专栏。声势浩大的宣传,迅速让“整脏治乱”专项行动家喻户晓。
好环境大家受益,好环境更要大家建。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投入到专项行动中。省志愿者协会组织招募了一百万名青年志愿者投身“整脏治乱”行动,“小红帽志愿者监督队”、“小红帽志愿者清洁队”、“小红帽志愿者宣传队”、“小红帽志愿者维秩队”随即奔赴城市社区、乡镇街道。
5月26日下午,遵义十万军警民在两城区的23个点上参加义务劳动,清理卫生死角、“野广告”和暴露垃圾。6月1日,都匀市数千名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清扫剑江河两岸的垃圾和“野广告”。凯里市义务环卫监督员黄润军看到一些地方的垃圾因没有垃圾池而暴露在外,特拿出1000元修建了两个垃圾池。玉屏自治县把每周二定为城区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日,全县67个部门2000多名干部每逢周二都到各自责任区域进行卫生清扫。
站在“整脏治乱”的前沿,媒体记者通过明察暗访,报道先进的经验,曝光存在的脏乱现象,促进各部门、各单位整改。本报关于高等级公路沿线厕所脏乱的报道见报后,省交通厅立即召开现场办公会议,拿出十项举措整治高等级公路“脏乱”,并投资200万元,在高等级公路上新建、改扩建43个厕所。《毕节市民的期盼》在本报见报后,毕节地委、行署领导高度关注,要求有关部门把报道中反映的五个问题作为“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的重点,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认真解决。曾因“一票通”等问题受到媒体监督的红枫湖景区,在“整脏治乱”行动中,取消了所有的不合理收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票通”。
5年1825天,才翻过去30多天。“整脏治乱”刚刚起步,离5年大见成效,让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舒适的目标还任重道远。作为好环境最大受益者的群众,迫切希望1个月后、1年后、5年后,全省“整脏治乱”的热情依旧、干劲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