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江口县“乡村旅游”情况介绍
十五期间,江口旅游在实施“旅游强县”战略进程中,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扩大太平河沿线“农家乐”经营模式,在地区行署的指导下,地区旅游局的帮助下,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创造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两块品牌。国家旅游局长邵琪伟、贵州省委副书记王富玉来江视察工作时分别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全县发展以云舍为中心的“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5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中外旅游者12万人次。乡村游旅游总收入1200万元人民币(其中旅游商品销售收入260万元)。靠山吃山的农民真正找到了一条旅游扶贫之路、旅游致富之路。
一、基本概括
江口县位于梵净山脚下,发源于梵净山的太平河、闵孝河穿境而过,县内生态环境优越,雨量充沛、田土肥沃,是典型的农业县,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从1990年起,依托梵净山开始发展旅游,现在已逐步成为铜仁地区旅游的核心区。“十五”期间,县委、政府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制定了“一山一河一村三文化”旅游发展框架,编制了太平河沿线“一链十珠”旅游开发整体规划,重点建设以民俗文化为灵魂、以农民经营为主体的云舍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以满足城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发展乡村旅游,将旅游新增长点开发和旅游扶贫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了旅游富民问题。
二、取得成效
挖掘发展民族村寨是我县扶贫的难点,也是我县旅游发展的潜力与特色。由于区位条件边远,发展工业条件较差,发展农业也不能成为规模,而发展民俗和生态旅游潜力较大。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投入少,经济效益显著;农民参与程度高,受益面宽;带动性强,综合效益明显;扶贫持续效果好。为了便于比较说明问题,我们拿云舍来看:
1、全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村农户家庭经营总收入达到680万元(其中旅游收入196万),比2002年增长48%,户均收入超过1.4万元,人均纯收入2180元,比2002年净增收入520元。演职人员每参加一次演出可以领到30元工资,“农家乐”接待户每接待一个游客可盈利5元以上,村民杨新春既是演出人员,又开“农家乐”,月平均收入两千多元。
2、村级经济实力得到增强,村级经济收入增加,村干部实行月工资制,人均月工资为400—600元。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
3、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前,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90%以上,从事服务业的不到10%,2002年旅游开发后,分别为38%和62%。在从事第三产业中,40%的劳动力从事旅游业;在全村经营总收入中,旅游收入占32%。
4、带动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周边村寨的经济发展。云舍村目前从事旅游项目经营的农户达126户,占总户数的29%,由此带动镇江村的三轮车客运,再抱寨的家畜养殖、太平村的花卉盆景培植及城郊的“农家乐”发展。
5、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村直接参加旅游就业的人数136人,间接就业人员428人,占总劳动力的44%。
6、带动方方面面的发展。全村实现了“五个100%”(电视入户率100%、自来水入户100%、儿童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70%的农户安装了程控电话,电脑上网进入农户,户有手机0.6部。
7、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全村得到旅游扶贫开发资金300万元,古墙修复、造纸房亮化、龙塘河清埋,重建了小桥流水人家景观。目前全村卫生整洁,无乱丢乱占乱堆现象,呈现出一派村风好、民心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005年云舍村被列为全省5个重点建设的民族文化村之一和“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
从全县其它地方来看,由于云舍效应的带动,民间兴办旅游悄然升温,鱼粮溪村、平落村、雪洞、桃花沟、梭家寨、漆树坪等村寨都成立了农民旅游开发协会,与旅游局联合正在为开发打造鱼粮溪露营基地、平落千亩桃园自摘乐园、怒溪溶洞户外探险、梭家寨苗女风情表演和漆树坪羌族民族文化村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奋斗。形成了人人谈旅游、人人知旅游、处处办旅游的“大旅游”氛围,而且旅游收入不菲,仅是花卉盆景奇石这一项,05年县内外销就达到了76万元。旅游经济不断壮大为实现我县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这一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基本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齐心合力
我县乡村旅游得到广泛开展,首先是与县委、政府的重视分不开的。县政府按照全县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以打造“农业旅游示范点”为契机,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江口县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领导小组,分管旅游的副县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明确政府办、旅游局、财政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建设局、交通局、畜牧局、经贸局、乡企局、文广局、民宗局、卫生局及各乡镇抽专人抓旅游协调工作,确报旅游工作无梗塞,确保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成功。在整个申报工作期间,由于我们县是补报项目,工作时间短,工作量大,旅游部门想尽办法弥补一切不足。从7月到10月,每开一次会都向省局、地局请示,每一项具体工作的实施都向他们汇报,用最高的热情工作,用“以人为本,感动上帝”的精神打动了国家旅游局验收组一行。当省局领导给国家局验收组介绍起江口的情况时,陈顺司长只是出于情面答应来江口看看,最多停留30分钟。但当他们看完冷水鱼观光园和云舍乡村旅游观光点后,对江口关于旅游产品的策划、定位和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陈顺司长感叹:“江口的农业观光游发展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值,本次申报工作相信没有问题,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同年12月,江口县如愿拿到了被定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的文件。
(二)、制订整体开发规划
依托我县独特、丰富的生态环境、农村风貌、民俗风情和农林牧渔产品,建立了“三个片区一个中心”的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规划:即梵净山太平河省级风景名胜区生态、土家民俗风情片区;德旺至鱼良溪风景名胜及农牧、渔农业生态片区;锦江河谷、农林作物片区和县城农副产品加工中心片区,共19个农业旅游观光点。以云舍为重点建设景点,带动其他18个观光点逐步发展。
(三)合理运用发展模式
发展乡村旅游,是填充梵净山旅游没有玩处的办法之一,按照江口旅游“游在山上、玩在山下、购在城里”的旅游格局,从2002年开始,由县旅游局建立民间资料收集整理办公室和旅游开发筹建组,着手进行摸底调研,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找准产品定位。江口近没有苗族、侗族的飞歌大歌,远没有深圳、北京民俗文化村的高雅民族艺术,只有古朴的、原生态的民俗民风。我们采用跳跃式的思维,直接将我们的产品定位为民俗民风体验游,朝当今深层次的旅游最发展。县旅游局通过反复的考察和研究,采用德夯模式与朗德模式相结合的办法,把全县的民俗文化转移、复制到交通条件好、民俗文化底蕴深的云舍土家族村寨来,采用政府、部门、村委、村民共同投资开发办法,对全村300多人进行了旅游从业培训,组建了一支120人的“半耕半演”的演出队伍,推出了婚俗表演、傩戏傩技、金钱杆、迎宾拦门礼、花灯、彩龙船、摆手舞、土法造纸等二十多个精品节目,旅游局从6月份开始进入云舍,10.16便直接进入市场迎来首批游客——全国百家期刊研讨会,这是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资金打造出最好的产品的成功的尝试。
(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
我县发展乡村旅游舍得投入,仅2005年,在申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工作中,总投入旅游基础实施建设资金1324万元。其中,县财政拨专项经费40万元,争取省级专项建设发展基金163万,地区支助15万元,招商引资700万,投入交通专项资金186万元,农行、农信项目信贷资金220万元。对各观光点内的道路、桥梁、人畜饮水、照明、游客公厕、古建筑、环境卫生、通讯实施进行改造和靓化。
(五)、扩大宣传,打造品牌
2005年,由县委、县政府组建了的促销团北上首都,南下深圳,东进上海,西奔西安,在几个重点旅游区,重点客源地进行宣传促销,并在省城贵阳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江口梵净山攀岩邀请赛为宣传促销江口乡村游产品打开了通道,中央、省、地及周边省、地级电视台等38家新闻媒体对江口县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播报,以云舍为中心的农业旅游旅游观光点目前已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对象。今年春节期间,来黑湾河、云舍过年的游客比往年增加2倍以上。
(六)、规模管理,培训上岗
我县乡村旅游的发展还重在管理,县旅游质检所出台了《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和《农家乐管理办法》,实现了行业规范化管理,同时各乡镇建立了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各片区、点建立乡村旅游管理委员会,分别对各点实行统筹和具体管理。
为了规范乡村游的旅游市场,做到优质服务,2005年我县对全县从事乡村游的各类从业人员分类进行了技术技能、服务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实现合格上岗,培养各点乡村游乡土人才解说员28人,运输售票员46人,“农家乐”服务人员240人。
四、发展思路
整个江口乡村旅游发展期定位为十年,分二步走,即前五年创业期、后五年成熟期。
1、前五年创业期从2006年 6月到2005年6月所做的工作和达到的目的(前面已作汇报)。
2、后五年成熟期将开展和完成以下工作:一是从体制上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公司(旅行社)、村委与村民的利益分配问题,最大化地让村民公司同风险共利益。想办法让旅行社作为股东进入江口,村民以实物或现金直接入股,实行门票制,实行股东、股值年分红制。同时按照农业旅游规划合理开发与利用另外18个观光点,打造出一流的、独具特色的江口乡村旅游区。因为江口人本身就是旅游的一大要素,村民要不断进行旅游技能方面的培训,增强村民的旅游意识,更有效地参与旅游开发,使江口民俗文化旅游有别于周庄、天龙屯堡之类的旅游,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十一.五”末,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达到如下目标:
⑴游客年最高量达到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000万元。
⑵用各种方式让80%以上的村民直接或者间接加入到旅游业中来,真正使村民做到“旅游发展我发展,我与旅游共兴衰”。
⑶实现“走进江口人家项目”,让客人感受到走进江口、走进森林、走进田园、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故事,获得更多收获,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江口旅游品牌,让世界了解江口,让江口走进世界。
五、启 示
1、云舍旅游开发实践证明,有旅游资源的乡村,实施旅游扶贫是一条好路子,这是其他扶贫方式不可比的。有投资少、见效快、拉动效应大、受益广的效应。同时促进贫困乡村人口素质的提高,是有效的扶贫之路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2、我县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较多,如能从政策上、领导力度上给予规划、保护、扶持开发,以“云舍模式”为示范实施旅游开发与扶贫联动,将率先形成“云舍百村”旅游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局面。将对推进“旅游强县”进程和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取得积极的作用,这些乡村的农户更会拍手称赞。
3、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鼓励和帮助更多的企业大胆去开发乡村旅游。要改变观念,创新体制,政府敢于特许经营,敢于让企业去组织民间资本整合资源,把资源转化成市场,将资源转化成效益。要加强当地村民的法制教育,不允许随意排斥入股公司或者投资商。要培养农民的大局意思,彻底消除等、靠、要的落后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调动积极性,才能真正走出乡村旅游发展及其扶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4、乡村旅游开发要实施科学的保护、规划、开发与利用。要实施有效的市场准入,防止出现一轰而上,同类产品做多做烂的情况发生。对全县乡村旅游点要统一规划、合理分工、相互促进,规划好开发时序,不然将会出现同类产品相互抵毁的局面,由此不但不能实施旅游扶贫开发,还会把资源破坏,市场做烂。
六、信心
有国家旅游局对我县继续实施五年定点帮扶的良机;有省旅游局在全国最早提出的“旅游扶贫”理论;有地委、行署开发旅游的思想明确,我们无论从政策方面还是资金方面都得到了先机,加上县委、政府发展旅游的态度坚决,措施得力,相信众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组织和个人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随着愉怀铁路的开通、杭瑞高速公路过境江口、繁梵净山索道投入使用,三特集团、首都机场集团等旅游企业入驻江口,加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和“全省旅游示范点”两大品牌,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让江口旅游在第十一个五年里真正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