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仁县民建乡战马田村,有个奇特的溶洞群。由于早年曾是当地人炼硝的主要场所,这个溶洞群也被当地老百姓称为“大硝洞”。近年来,由于洞中的钟乳石频遭破坏,当地13位村民自发筹集了近20万元,打算对溶洞群进行保护。
罕见溶洞藏身山间
民建乡位于兴仁县东部,距县城15公里。说起战马田村的溶洞群,当地几乎无人不知。
据该村88岁的刘禄亮老人介绍,他曾听爷爷说过,早在百余年前的清末年间,当地人就发现这个溶洞里有很多硝土,不少人就靠在洞中用锅炉炼硝卖给别人制作黑火药为生。
大硝洞南入口位于战马田村塘房组的一座大山中间,洞口高1米左右,宽则达五六十米。进入洞口可见一个高40余米,面积600余平方米的“洞厅”。洞内怪石嶙峋,各种形态各异的石钟乳颇为壮观,堪称黔西南州境内罕见的大型溶洞。
据村民们介绍,实际上,这个大硝洞共分上、中、下三个洞,目前能进入的中洞全长约六七公里,洞中有八个厅,最小的厅有100多平方米,最大的则有上千平方米。每个厅都有不同的景观,全程走完看完大约需要5个多小时。另外还没能完全走通的上洞预计大约有20公里长,下洞的规模也并不小。而且,洞中不少地方都堆了土堆,最大的约有上千立方。
在大约6公里长的中洞,可见5处集中炼硝遗址群,现场遗留的数十个土锅炉遗址,直径从3米到5米不等。
据刘禄亮回忆,当年听爷爷说,这个洞中如同早期的兵工厂,每天都有上百人在此炼硝。
事后,“大硝洞”这个名字也由此而来。但这个洞具体有多少年的历史,还没有人进行过考证。
13位村民出资护洞
2013年春节,当地村民刘永波来到洞中,看到不少钟乳石遭人为破坏,心里十分难受。
20年前,他才10多岁时,第一次在父亲的带领下,进入这个溶洞。“太震撼了,当时就被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吸引”。
再次探洞,刘永波看到,不少体积较小的钟乳石被人敲断带走,一些较大的石英也被进洞游玩的人用火把熏黑。这让他十分难受。
“这是老天爷给我们的宝贝,不该就这样糟蹋了。”刘永波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村的骆勇、曾永建,大家一拍即合,决定出资对大硝洞进行保护。
3人的决定也得到了村里人的支持。
没有保护规划,也没有专业指导,但大家说干就干。8个村民每人自愿拿出了8000元,“先把洞中的灯拉通,将路疏通”。
随后,自愿加入保护大硝洞的村民也从8人增加到13人,大家商议每人出资1.5万元,一起把这个洞保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