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使黔西南州旅游业呈良性发展态势,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产业,推动了该州旅游业的腾飞。
建成我省西线旅游的璀璨明珠,是黔西南州实施西部开发的战略定位之一。对于经济还不发达的黔西南州来说,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光靠政府投入显然不够。州决策层在重点景区的经营体制上进行了市场化改革,采取经营权转让、合资合作、租赁等形式,引进资金建景点、增设施,为做大做强旅游业创造条件。
坐落在该州国家级风景名胜万峰林景区的阳光盆景园,是较早出现的民营旅游产业。据业主蒋承文介绍,到目前为止,他已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此处集观光旅游、吃住玩乐的园林式景点。同属国家级风景名胜的马岭河峡谷景区内,3名个体老板合作投入数百万元兴建的盘江奇石园,成为峡谷景区的又一道风景线。
自然景观融入人文景观,这是黔西南州旅游业体制和机制创新带来的最大亮点。有万峰林景观,就有民营的观峰台。在观峰台,游客尽情饱览峰林奇观后,还可欣赏到布依八音坐唱,品尝特色食品布依族水八碗。有了万峰湖,就有了湖面上载着游客飞驰的民营快艇和大型游船,还有湖岸各具特色的山庄水寨。
采访中记者看到,目前该州社会办旅游,群众办旅游,外来投资办旅游已经形成热潮,作为该州6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正在显示出它的强势地位。有数据表明,去年该州旅游业产值达到1亿多元,实现税利1000多万元,其中,就有30%来自私营经济的旅游产业。(周亚明)
(新华网贵州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