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果树、九寨沟、张家界等著名景区相比,荔波景区开发时间短,知名度过去也不是很高,却在最近“最美的地方”评比中,首选在贵州选区中脱颖而出,接着又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倍受游客瞩目。
荔波缘何得以在“全国最美的地方”评比中获得成功,其魅力何在?荔波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陈稠彪分析认为,荔波之所以在全省、全国“最美的地方”评选中得到广大游客的赞同,是因为荔波景区拥有过硬的、独特的、丰富的旅游资源。
首先,荔波的喀斯特原始森林是世界公认的、独一无二的。喀斯特地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并不是荔波的专利,然而,由于历史、地理和人为的原因,世界上绝大多数地方的喀斯特亚热带森林已退化到只剩下嶙峋苍白的岩石,植被退化,沙土流失,地力下降,灾害加剧,生态恶化。就在全球地质专家为找不到喀斯特地貌上的天然森林而叹息时,偶然间发现了贵州荔波这么一片诱人的喀斯特绿洲。这块世界上残存的喀斯特绿洲,处于云贵高原向“两广”丘陵延伸的缓冲地带,过去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因不受侵害而侥幸存留下来。
如今的荔波喀斯特地貌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在裸露的基岩上,林海浩瀚,古木参天,生长着各种植物达1203种、动物75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6种,独有植物新种26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独有动物新种38个。这些弥足珍贵的动植物,为全球研究喀斯特地貌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价值巨大的场所,因而被喻为世界动植物的基因库。上个世纪末,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在世界环保大会上介绍荔波这片无污染的绿色宝库时,引起与会者的不小震动,纷纷表示,果真如此,荔波绝对能称得上是“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不久,荔波这块绿洲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其次,荔波集中了众多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等组成的荔波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填补了桂林――贵阳――昆明的三角旅游空白地带,而且在景区的内涵上极其丰富。荔波景区内现已发现的代表景点76处,其中一级景点17处,二级景点24处、三级景点35处。以活灵活现的喀斯特地貌水景特色的浩瀚苍莽的水景观为主体的自然风光,动静相间、刚柔相济,整个景区充溢着奇、幽、峻、秀、古、野、险、雄的自然美。
荔波还有古色古香的中共创始人之一、“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居,还有气势雄伟的邓小平创建的红七军一、二纵队荔波板寨会师旧址和经历过古代、近代无数战役的黎明关。荔波还是威震日寇的战斗英雄杨家骝、全正熹和抗美援朝著名英雄黄继光所在班班长金朝贵的故乡。
荔波灿烂多彩的民俗风情也是吸引、留住游客眼球的重要原因。以布依、水、苗、瑶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90%,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现已征集到的6240册的水族文字被喻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正是因为有了如此众多、美不胜收的景观,荔波赢得了各地游客的赞许。中科院研究员、著名旅游专家、国家旅游局司长魏小安2003年11月在考察荔波景区时发出感慨:“贵州荔波,山水盛宴。此行,不虚此景,不虚此情,不虚此行。”并欣然联句:“桂林山 武夷景 汇聚荔波,九寨水 神农溪 浸润樟江;石上林 洞中瀑 天下奇绝,闯急滩 观高峡 不亦快哉!”
再次,荔波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为改善。荔波向外延伸的4条公路全为油路。荔波机场工程已经完成大半,可望2006年通航。荔波县城的宾馆饭店近100家,其中星级宾馆已达19家之多。景区各种设施相对齐全。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较大地方便了游客的进出,为游客在荔波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愉快的保障。正缘于此,近年前来荔波的游客越来越多,一年胜过一年。做荔波景区义务宣传员的人也日胜一日,他们从荔波回去后不断介绍亲朋好友、单位同志前来旅游,以饱眼福。
陈稠彪副书记认为,从喀斯特、丹霞、雅丹三种地貌划分来看,荔波是喀斯特地貌当中山水风光最优美、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好的地方,理应成为“中国最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