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旧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鼓台仙境、白鹭盈洲、宝寺钟声、两岔渔歌……千年古镇里的“旧州十六景”,早已声名远播。
2012年8月,贵州省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上,旧州榜上有名。然而,当文化遗产与城市建设相遇时,该如何留住历史,尊重现在,发展未来?
“旧州要以旅游业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旅游业,通过二者‘互动’,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成为贵州东部的宜居城镇和生态旅游大镇。”
黄平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破除旅游发展瓶颈
旧州古城,有史可考已达2500余年,在春秋战国时为“且兰”国古都。古镇始建于宋理宗宝佑六年至清乾隆年间,原名为黄平州,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金盆、银碗、玉带、圣水”之美誉。2007年,旧州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小城镇发展空间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旧州一直将旅游业作为促进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然而伴随城镇化发展的向前推进,基础设施落后等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也愈发凸显,首当其冲的,便是交通。
“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把加快改善交通环境作为基础性工作。”县委书记吴克这样说。
已建成的环城路,投资1.4亿元的旧州主干道和投资6000万元的新城区10号路建设,保证了镇区主体街道的交通畅通;余凯高速将在旧州开设匝道,将其纳入高速公路网络;快速通道将县城与旧州连接,拉出了“一城两区”的城市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