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我省境内有大量的各式古民居,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保护的加强,纷纷被挂上了上至国家级,下至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牌匾。然而,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只是被贴上了保护的标签,一些实质的保护工作并未得到落实。日前,记者在黄平县旧州镇看到的朱氏宅院便是其中一例。
朱氏宅院位于黄平县旧州镇西中街(今文广站对面),占地348平方米,是典型的四合院窨子房。
朱氏宅院临街而建,座北朝南,分为铺面、厢房、天井、正厅四部分。门口两次间为铺面,后面为厢房、天井及正房。正厅为悬山式建筑,显得庄重大气。各式古色古香的门楣雕饰和内部细腻的建筑风格被载入《中国传统民居大全》一书,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宅又是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期临时开设银行的处所,具有革命历史的重要纪念意义。
然而,如此重量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若没有那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的提示,很难让人感觉到它的不同。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墙老屋在时间的洗刷下愈见褪色,一些木质结构的房梁已有腐烂的痕迹,石头雕凿的石器已长满青苔。在临街的门面里,房屋主人为了生计,做起了各式现代商品的生意,与古屋显得十分不协调,更看不到一点曾经银行处所的影子。
一位朱氏房屋的主人告诉记者,自从房屋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全家人的责任更重了。曾有一位收藏爱好者看中了一扇窗,想出资20余万元买下,我们只好一口回绝 。因它既是祖宗的家业,又是文物,出再多的钱也不能卖。而一些古物遭到破坏后,国家近几年已未对其修缮,我们也不便去修缮它。
对文化遗产进行拯救和保护,不只是挂一个牌匾就能了事,更多是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于那些有消失危险的文物保护单位,加大保护力度已刻不容缓。
典型的四合院窨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