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雷山县城采访,记者遇见在这里学习了快一个月的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宣传部长谢建军。一个月前,他和县文化局局长向杰率麻阳30名文艺工作者扎根雷山,学习苗族文化。
在雷山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令同是苗族的谢建军对雷山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称赞有加。他激动地给记者讲了在西江苗寨见到的情景:女生,清一色花色各异的苗族便装;男生,个个身着土布小领对襟短衣。当他听说这些精美的服饰全出自学生们家长的手时,他理解了穿上这身苗装校服的孩子们眼神里的那份民族自豪感了。
“为了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他们把苗装当作校服穿在身上。”谢部长很佩服雷山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这种虔诚。
“把苗装作校服”,这其实只是黔东南自治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大课题下“让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中的一个微小细节。
近年来,黔东南州一些有识之士以及广大群众逐步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看到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遭受破坏流失的严重性,有关部门全力采取措施,抢救、保护和发掘整理民族文化。
尤其在州委、州政府提出“把旅游业当支柱产业来抓”以来,该州充分认识到民族民间文化是全州发展旅游经济的一条不可忽视的生命线,原生的苗侗民族文化成为在民族文化、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三大主题旅游资源中,最具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资源。
州委、州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出台了《黔东南州民族文化保护条例》,明确保护重点和保护原则,通过立法保护、传承,切实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最见成效的,是自治州充分发挥“百节之州”优势,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大办民族节庆活动。通过活动,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了民族民间文化。
有媒体报道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黔东南不少地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渐呈兴盛之势。如从江县以“侗族大歌节”为契机,积极营造“侗歌之乡”文化氛围,要求全县每位干部至少学会唱一首侗歌,会跳当地侗族“多耶”舞,并且在节日期间和正规场合穿戴少数民族服装。干部群众自觉树立起热爱“侗歌之乡”、宣传“侗歌之乡”、建设“侗歌之乡”的理念。
民族歌舞及乐器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华。除了在全州建立一批民族文化基地,以点带面使民族文化得以持续利用外,该州还要求各县(市)每年都要安排资金,补贴村寨芦笙场、踩歌堂等活动场所的建设、改造。
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和保护民族文化,州委、州政府建立起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激励机制。鼓励民间歌师、舞师、墨(建筑)师、工匠(艺)师等文化传承艺人及民族民间演出队伍,走乡进寨,弘扬、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并由县(市)和凯里经济开发区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补贴。
民族传统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因此,2003年起,自治州逐步完善了民族文化保护教育体系。他们将民族文化教育纳入大、中(职校)、小学教育网络,列为学生素质教育考察内容,让民族歌舞、民族音乐、民族刺绣等走进课堂,使之得以保护和传承。
锦屏县平秋镇和颜洞乡创办了“锦屏县九寨侗族文化艺术业余学校”,开设有侗族文化概论、民居、民俗、服饰、歌舞和侗语、英语等。而丹寨县民族中学一方面组织力量编写乡土教材,突出民族语言特色,另一方面则借民族文化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以民族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凭借地域文化优势,开办“苗族芦笙歌舞队”、“蜡染工艺班”、“美术基础班”、“声乐班”等民族特长班。
有民谚说,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侗乡之都”黎平为传承和保护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用耳朵和心灵去捕捉、欣赏”的民族民间艺术,通过调查摸底,对全县167位民族民间艺人命名。这些在当地很有名气或早已名声在外的艺人们,被县政府命名为“侗族大歌歌师”、“民间工艺师”、“侗戏师”及“民族建筑建造师”等称号。
文化界人士称,政府给民间艺人命名,本已不多见。这批民间艺人,为保护和传承侗族文化,他们不计报酬,进入校园,当起编外老师,无偿传授侗族大歌,掀起了黎平侗族文化的复兴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