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州频道(贵州)1月8日电( 记者侯少华)我国第一家民办的生态博物馆--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1月8日在贵州省黎平县开馆。这是贵州省第五座生态博物馆,也是黎平县第二座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经黎平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民间倡导和创办的生态博物馆,由香港明德创意集团资助建设,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香港非政府性质的专业研究机构)负责建设实施和管理运营。
建设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宗旨是促进地方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博物馆同时兼作研究侗族人文生态,学习侗族语言,了解侗戏、侗族音乐以及侗族传统工艺的工作基地,可定期组织各种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研究人员到博物馆工作,研究侗族人文生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是贵州省目前第五座生态博物馆,其它四座分别是六枝特区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贵阳市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锦平县隆里汉族古城生态博物馆和黎平县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都是中国与挪威双方合作建立的。
地扪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境内,地处清水江支流源头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46公里,全村分为寨母、寅寨、得面、腊模、围寨5个自然村寨,共有500多户,2300多人,全部为侗族。是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比较完整,而且具有鲜明侗族文化特色的侗族村寨。地扪,是根据侗语音译的地名。按照侗语的意思,地扪直译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意译即村寨发祥、人丁兴旺的地方。根据地扪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在唐朝时期就有侗族人民居住在这里,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在以地扪为中心的侗族文化社区内,每个村寨都保存有完整的侗戏班子,逢年过节都要演出侗戏。目前,这个侗寨比较活跃的侗戏班子有近30个,保存着完好的侗族原生态文化。除了侗戏外,这里的物质文化资源还有花桥群、禾仓群、红豆杉群、古井、古道、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有侗族大歌、原始造纸技术、传统纺织印染技术、刺绣技术、传统特色饮食等。
地扪侗寨由于距离公路要道入口有6公里,长时间处于封闭而原始的环境,至今没有开通公共汽车,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为缓慢,犹如现代社会的一个世外桃园。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经黎平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民间倡导和创办的生态博物馆,由香港明德创意集团资助建设,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香港非政府性质的专业研究机构)负责建设实施和管理运营。
建设地扪生态博物馆的宗旨是促进地方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博物馆同时兼作研究侗族人文生态,学习侗族语言,了解侗戏、侗族音乐以及侗族传统工艺的工作基地,可定期组织各种讲座和文化交流活动,邀请研究人员到博物馆工作,研究侗族人文生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是贵州省目前第五座生态博物馆,其它四座分别是六枝特区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贵阳市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锦平县隆里汉族古城生态博物馆和黎平县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都是中国与挪威双方合作建立的。
地扪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境内,地处清水江支流源头的大山深处,距离县城46公里,全村分为寨母、寅寨、得面、腊模、围寨5个自然村寨,共有500多户,2300多人,全部为侗族。是侗族原生态文化保存比较完整,而且具有鲜明侗族文化特色的侗族村寨。地扪,是根据侗语音译的地名。按照侗语的意思,地扪直译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意译即村寨发祥、人丁兴旺的地方。根据地扪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在唐朝时期就有侗族人民居住在这里,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在以地扪为中心的侗族文化社区内,每个村寨都保存有完整的侗戏班子,逢年过节都要演出侗戏。目前,这个侗寨比较活跃的侗戏班子有近30个,保存着完好的侗族原生态文化。除了侗戏外,这里的物质文化资源还有花桥群、禾仓群、红豆杉群、古井、古道、古建筑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有侗族大歌、原始造纸技术、传统纺织印染技术、刺绣技术、传统特色饮食等。
地扪侗寨由于距离公路要道入口有6公里,长时间处于封闭而原始的环境,至今没有开通公共汽车,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为缓慢,犹如现代社会的一个世外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