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日的镇山,苗木葱茏、花卉烂漫,犹如进入天然“氧吧”。花木、农庄、水库、田园交相辉映,好比人间乐土。
已有400多年历史的镇山村,村内房屋、道路全由石板石块修砌而成,石街、石巷、石房、石墙相映成趣。当地特有迷你红玉米,个头极小,红彤彤,挂在门口比辣椒还好看。鸡鸣犬吠响在耳畔,河面映照着斜阳,路边小狗和小猫自在地打哈欠,农家野趣无处不在。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军事古屯堡及关圣庙保存完好,当地村民们平静地居住在这些“文物”中,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相得益彰的特色村落。
周末抽空带孩子来游玩的林女士说,农家乐周围空气好,挺适合带孩子来玩一玩,他们长途跋涉而来,就是想亲眼看看这里的乡村风光,尤其对这里原生态的自然风景情有独钟,同时,也想让天天呆在城里的小孩体验一下家乡独有的民族风情。
村民李士贵5年前新建了一栋新楼,开起了小饭馆,现在生意相当红火。夫妇俩告诉记者:“我们镇山村生态环境好、空气好,很多游客都愿意住下来。平日里来村里游玩的人就不少,一到周末的时候,更是游人如织,食客盈门。生意最好时,村外游客的‘车队’起码有两、三公里长。”
镇山村以其独特的民风、民俗和保存较为完整的自然生态体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赢得不少荣誉。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民族文化保护村、1995年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市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1998年10月被确定为中国和挪威文化合作的国际性项目“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1999年被列为全省重点建设民族村镇,同年,镇山村被列为中国第一批露天生态博物馆,去年,镇山又被列入全省5个重点建设村之一。
目前,镇山村有农家乐接待户46户,每户年均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从事旅游商品经营或服务的有100户,每户年均收入约2万元,利用祖传老民居进行民族文化展示的有4户,每户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村里组织88户入股购买18条钢制游船经营旅游接待,每年年盈利12万元。农家乐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水平。
如今,村里大部分家里买了电视,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程控电话,手机更是村民们不可少的通讯工具。村里的卫生条件也比过去大大地改善了。镇山人通过发展旅游项目,日子好比挂在房檐的红玉米,一年更比一年红。(何东 常元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