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航班争夺行李架空位、在埃及神庙涂鸦“到此一游”、在卢浮宫水池泡脚……中国游客的这些不文明行为在媒体聚光灯下显得格外刺眼。近年来,我国出境游快速发展,但部分游客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却让人侧目,有损国格、有悖公德、有碍观瞻、有害健康。为此,本报开辟“文明出境游大讨论”栏目,以期通过一场大讨论,集思广益,寻求共识,引导公民强化出境旅游文明意识,提升文明旅游素质。
旅游中的不文明,其实都来自于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十字路口众人成群结队地闯红灯、半开的车窗里随手扔出塑料袋和烟盒、博物馆里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
因此,培育旅游文明的关键,是要形成每一个公民的行为自觉。想要文明出游,不妨经常反躬自省:“我应该如何?”
事实上,出境旅游中的文明,不在于是否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或者衣着光鲜、知识渊博,而在于是否能够掌握足够多的细节,从细节中获得和世界对话的技巧。
文明有哪些细节?为了回答游客们的这个疑问,中青旅遨游网最近编撰了《文明旅游实用攻略66条》。这份攻略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网络上面向游客征集的,可以说是中国游客集体智慧的体现。
有些细节比较容易理解:不要乱写“到此一游”、使用公厕不要太久、给当地人拍照先征求同意……还有一些细节,可能有些少见:在印度应尽量避免以左手和他人接触,因为当地人们习惯左手处理不洁之物,右手用来抓饭;在西班牙,女同胞上街最好记得戴耳环;在德国,千万不要用“打响指”的方式招呼任何人,德国人认为响指是用来招呼狗的……
对于出境游客来说,了解这些通用规则和特殊的风俗禁忌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受尊敬的旅行者,应当做到入境随俗,保持基本的礼貌和行为,对自然和历史怀有敬畏之心,尊重文化差异。
这样说来,想要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其实也不算太难。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博物馆和剧场不大声喧哗;在不文明现象面前挺身而出、直言相劝,当好文明的维护者;在旅行之前多做一点功课,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禁忌……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才能做一个文明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