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黄金周”过去了。长假期间,热热闹闹的旅游中,游客们在带给景区景点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身也享受到了奇异山水风光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然而,有关专家指出,游客的大量涌入以及商业活动的频繁,民族文化所赖以存续的生态环境正日益遭受破坏,最终将使深厚的历史文化萎缩、消失。而各地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破坏性开发”更是破坏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根源。
迎合游客需求 民族文化被兜售
专家之言绝非危言耸听,在一些民族景区景点,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只要舍得花钱就能够买到一场民族歌舞表演、可以买一套传承百年的民族服饰……
中国西部文化生态工作室中国大陆秘书长任和昕日前在贵州省第二届乡村旅游论坛上述说了一个真实故事:在一个原生文化保存得非常好的村寨,每年的正月十一至十五,寨老们都要组织举行一次盛大的祭礼仪式。后来这个村要发展旅游,上级领导来视察,对祭祖仪式非常感兴趣,于是寨老们就作了一番表演,获得领导好评。以后,只要有客人来,祭祖仪式表演就成为重头节目。一开始村民还免费表演,后来提出要点误工补贴,再后来就明码标价,只要付钱每天都可以祭祖。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张小军也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旅游经历,前不久他在一个较为著名的民族景点考察时,发现这里的表演已经演变为一种程式化的活动:游客进门后,表演队的队员们作表演,表演完了,游客还未出门,队员们一个个排队领工分牌,然后又拿着工分牌去计工分,计完了工分,又等着下一次表演。
专家认为,神圣的祭祖仪式被当作商品来出售,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可怕的是许多地方不断有类似事情发生。
过度商业化开发,正在让许多文化资源面临危机。
盲目跟风开发 民族村寨正消失
“随意模仿”,把不属于本民族的东西硬搬过来,甚至把它“西化”、“洋化”,是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的旅游产品,结果成了“四不像”,毫无“本色”,不仅吸引不了游客,反而丢掉了自己的文化。
比如,一讲旅游开发,许多地方就把国内一些开发得较为成功的景区、景点作为“典范”,不加思索地学习其经验,模仿其做法。在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一些地方搞“三线下埋”,结果埋掉了踩踏几百年的古街,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一些地方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民间的资源不去用,而是组建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而在一些民族旅游景点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中,对旅游资源开发做配套设施时,往往于房屋的墙壁上贴瓷砖,将木桥、石桥改为钢筋水泥桥,泥石路改做水泥或柏油路,甚至亭台楼阁、餐厅宾馆、娱乐场所等均施以现代化的建筑。一些地方官员在开发乡村旅游时热衷大拆大建,建新区、修广场、建寨门,把原住民搬走,原始的村寨变成了一个个小城镇,变成了“旅游新村”。结果搬空了文化、搬走了历史。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吴秋林认为,政府这种过度干涉性的开发,影响了旅游地民众的生存和发展,也伤害这个民族文化的存在基础。
生态博物馆: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的 “典范”
任何旅游行为对自然和文化的破坏都不可避免,特别是以人文生态资源作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文化旅游更是如此,这是一个共识。然而,如何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地方原生文化保育的矛盾?
专家认为,我国民族生态博物馆群在贵州建设的实践和“六枝原则”的提出,是解决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为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和民族旅游产业“科学合理,适度开发”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贵州的“六枝原则”被有关国际旅游专家认为是中国生态博物馆建设的一个积极成果和经验结晶,“适用于所有生态博物馆”。它有9个方面的含意:村民是其文化的拥有者,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予以加强;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当旅游和文化保护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文化,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长远和历史性规划永远是最重要的,损害长久文化的短期经济行为必须被制止;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工艺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宏模认为,生态博物馆是我国保护原生态多元民族文化的新模式,它突出强调保护和保存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生性,向社会提供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社区的环境、经济、文化的整体,是一个正在生活的社会的活标本。
人类发展优先 开发保护兼顾
张小军认为,旅游开发应遵循人类发展优先的原则,通过研究,必须要分清哪些文化可以作为“公众”文化向游人展示,哪些东西可以被当作是“地方色彩”面向游客推销,而不能盲目地以牺牲原生民族文化,追逐经济利益为第一目的。
在旅游开发中,要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淡化旅游的商业化,反客为主,即将地方社会的人类发展作为核心,以当地人以及他们的民族和文化作为主位,动员和促进当地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同时,将游客纳入地方人类发展和文化保护的体系,突出人类发展和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抵制物质主义,形成自己的地方特点,引导消费型旅游走向保护型旅游。
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副教授李相兴认为,民族文化具有消减性、传承性、变异性等特征。保护文化要通过两条最基本途径来实现,一是对于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即在现代化过程中很可能消减的文化,实行静态保护方式。二是对于那些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则进行动态保护,即对其加以整合,并在专家、政府等部门的引导下,科学合理对其进行旅游开发。两条途径同时并举,才能实现既保护了原生态文化,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