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信息贵阳3月23日电(记者周之江)国际1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即square kilometre array,简称ska)选址工作组在贵州省普定县尚家冲实地考察并认为,贵州喀斯特洼地适合于球反射面形望远镜阵的建设。
这是日前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的国际1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操作委员会第13次会议上传出的消息。这也意味着,贵州喀斯特洼地作为天文界独一无二的国际性大项目大射电望远镜--“天眼”的建设候选地之一,有相当的竞争力。
据国家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项目首席科学家南仁东介绍,1993年,在国际无线电科联(ursi)日本京都大会上,澳、加、中、法、德、印、荷、俄、英、美等10国的天文学家联合建议,筹建接收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大射电望远镜阵,并相继成立了大射电望远镜国际组织协调各国对1平方公里大射电望远镜阵的研究。
“人类渴望在电波环境彻底破坏之前,真正看一眼初始的宇宙,弄清宇宙结构是如何形成和演化至今的,只有大射电望远镜才能帮助人类实现这一梦想。1997年7月,中国团队提出由我国独立建造一面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即fast的初步设想。”南仁东说。
据了解,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参与国已提出了5种实现一平方公里阵射电望远镜的工程方案,中国的fast方案名列其中。
南仁东告诉记者,中国科学家将利用贵州天然喀斯特洼坑作台址,在洼坑内铺设500米口径球冠状主动反射面,观测时被照明部分形成300米口径瞬时抛物面,在地面改正球差,实现实时宽带和全偏振;馈源支撑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的轻型索拖动机构,馈源舱内装有二次稳定平台,在焦点与主动反射面之间无刚性连接的情况下,实现望远镜的精确快速指向跟踪。
据南仁东介绍,历经10年的研究,中国天文及相关工程界的科研工作者精诚协作,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fast总体组完成了fast主动反射面、馈源索支撑等关键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各项关键技术均取得突破,已无技术风险,具备参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遴选立项的条件。
他说,这台望远镜将为中国深空探测计划提供一个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地面跟踪与遥控设备;通过对不同宇宙距离中性氢的观测,来研究宇宙的起源及其演化;期望发现奇异星、大量的新脉冲星甚至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同时作为国际射电网的最大口径单元参加国际联测,进入遥远星系核心的未知领域。
“中国射电天文学家对于fast作为国家大科学装置立项和未来的成功建设充满信心。”南仁东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