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今年百里杜鹃花节,百里杜鹃管理处和大方、黔西两县干部感受最深的是,接待型旅游困扰着百里杜鹃的旅游开发。
近日,记者在大方县百里杜鹃管理站采访,一个多月前的委屈让工作人员刻骨铭心:“当百里杜鹃森林公园的收票员很难。花节期间,整天日晒雨淋,负重工作倒不怕,怕的是忍辱。风景区收门票本来无可非议,但游客‘闯花杆’的事却时有发生。如果你阻拦,将会招来一顿辱骂,看着这些客人乘坐的是豪华小车,你会感觉到他们有来头,只好忍气吞声。”
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讲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花节期间,一个本地牌照领头的小轿车车队来旅游,为了体现自己的派头,领头人不肯买门票,强行将花杆拉开。站里新分来的4名大学生气不过,站在路中间阻止,却被轿车缓缓推走了10多米。”
作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自1993年举办“首届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以来,弹指一挥间已有10年。但美丽的杜鹃花不仅没有掏上游客的腰包,反而让当地政府和部门贴上不少的招待费。2001年以前,百里杜鹃每年的门票收入从未超过1万元,大方、黔西两县每年各花去接待费几十万元。“单位花钱自不用说,就是陪酒都要陪累”。大方县一位干部向记者倒出苦衷。
在门票收入上,曾有过一次较成功的操作。2002年的杜鹃花节,百里杜鹃管理处和承办杜鹃花节的大方县相关部门到周边的四川、重庆促销,并与贵阳的旅行社联系,把百里杜鹃的门票从每客5元提高到20元,这使百里杜鹃旅游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接待的6万多游客中,20%的客人掏了腰包,百里杜鹃在开发10年后收获了第一桶金——完成门票收入21.5万元。这对于开始向市场旅游转型的百里杜鹃来说,无疑是一个可喜的信号。
可惜这个信号并未给下一年的杜鹃花节带来福音。今年花节期间,尽管看花游客不少于去年,而接待型旅游之风却抬起头来。门票收入仅有8.7万元。
谈及今年门票收入少的原因,百里杜鹃管理处的有关同志一语道破:去年花节前,负责花节筹备工作的大方县有关领导在会上打招呼:本地干部要自觉带头买门票。今年由于没有领导“打招呼”,百里杜鹃又成了当地不少干部招待外地朋友的“免费午餐”。(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