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黔西县一系列以“花”为主题的节庆活动依次开展:“2010年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黔西主体活动”,“洪水乡解放村油菜花旅游文化节”、“乌江源化屋苗族文化节”以及秋季的素朴夏家河金橘节将把黔西“花季”一直延伸到今年11月。
深化“花”主题,大做“花”文章,近年来,黔西县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中国杜鹃花都”品牌,把重头旅游节庆活动作为独立的旅游产品来经营,通过旅游资源的重组和整合,突出节庆活动的主题化和特色化,努力办出节庆品牌,达到造势、扬名、聚财和聚集人气的目的。
2008年,黔西被中国花卉协会杜鹃花分会授予“中国杜鹃花都”称号,并成功举办2008中国贵州(黔西)国际百里杜鹃花节黔西县系列活动,当年即实现旅游总收入5.47亿元;009年,围绕“中国杜鹃花都”主题定位,黔西县承办了毕节地区第三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再次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节庆活动,全年高潮不断,共接待游客179.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29亿元。而在黔西开始实施“旅游活县”战略之初的2006年,该县旅游总收入仅为7000多万元。
从7000多万元到9亿多元,中间仅经历了短短3年。黔西县县长蒋从跃认为,黔西旅游的“跨越式”发展表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思路,以及打造精品带动全县旅游大发展的战略是富有成效的。
“2010年,黔西旅游发展总体上要突出内涵和品牌概念,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12亿元,强力推进旅游上台阶。”一年一个大跨步,毕节地区行署副专员、黔西县委书记吴安玉信心十足。
目前,黔西县已初步形成“景区”、“度假村”、“休闲农庄”、“农家乐”等多层次的产品结构和业态。全县星级饭店数占到了毕节地区星级饭店总数的四分之一。同时,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商贸服务业、文化体育业等基本实现了相互促进,联动发展。
“中国杜鹃花都”和“乌江源百里画廊”两大品牌效应初显,花溪湖地等层出不穷的自然美景,与水西文化胜境、南方古人类起源地、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等丰厚的人文内涵不断融汇,黔西旅游形象逐渐丰富明晰,不仅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大提升,还激发了黔西人的文化自信。
黔西旅游提速惠及广阔乡村。结合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韦寨、化屋基苗寨、解放村、芭蕉村、荆江等一批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示范点。仅在坐落于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三大连湖”畔的化屋苗寨,政府投入及各方援助就达近千万元,用于修建接入景区的道路,资助民居改造及沼气池、小水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寨实施了退耕还林、荒山造林、经果林种植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