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我国将迎来首个文化遗产日,此次文化遗产日的主体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省博物馆将进行“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贵州威宁中水遗址发掘成果展。 1个月前,在以强调发现新、重保护为评选标准的“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我省威宁中水遗址以专家全票通过的成绩当选“十大”。
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群主要有鸡公山遗址、吴家大坪遗址、营盘山遗址、红营盘墓地、银子坛墓地等。2004年10月至2005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四川大学考古系等单位对贵州威宁中水史前至汉代遗址与墓地进行了首次发掘,清理出祭祀坑、墓葬、灰坑和房址等200余处。2005年9月至11月,贵州省考古研究所对其中的鸡公山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揭露面积近3000平方米。两次发掘均出土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石器和青铜器等文化遗物。 中水遗址的发掘揭示出了数种古文化遗存,填补了贵州地区史前考古的许多空白:首次在贵州发现较为全面的山区聚落遗址,聚落构成单元全面、分布规律,出土的陶石器组合关系明显,为充分认识聚落文化遗存特征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初步建立起贵州西部乃至云南东北部新石器时代末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发展早晚年代系列;鸡公山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分布在贵州西北部与云南东北部的新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丰富的遗迹和典型器物组合,“鸡公山文化”由此诞生;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水稻标本为探讨云贵高原早期水稻农业提供了珍贵资料,是西南地区发现的最早早稻农业的实物遗存;紧邻的墓地却发现截然不同的欺侮、葬俗和葬制等,对探讨当时该地的居民集团构成提供了重要资料。
1993年,我省盘县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当选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2001年,我省赫章可乐墓葬遗址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