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施的“5个100工程”中,根据各地旅游资源禀赋和特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正在形成贵州旅游集群。
借助高铁、航线、高速公路等新的交通格局和新的旅游区域的形成,拥有不少优质旅游资源的贵州旅游业正在加快升级的进程。
今秋举行的第八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强调,要打造贵州旅游发展升级版,发出贵州旅游好声音,凝聚贵州旅游正能量,真正让具有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特色风物的“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成名多年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立志在新的旅游发展大潮中成为贵州龙头,正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实施转型升级。
老街拆迁亮美景
9月25日午后,阴天逐渐放晴,秋日的阳光懒懒地撒在黄果树景区中一座一百多年的天主教堂上,六盘水的许先生小两口和另外一对朋友,驱车100多公里来这里拍婚纱照。两位新娘喜庆的纱裙,显得格外明艳动人。
这座天主教堂,是黄果树半边街现在唯一留存的建筑。9月13日,黄果树半边街最后一户、第923户住户成功搬迁,这意味着自2006年底启动,历时近7年的半边街搬迁结束。
这条在黄果树大瀑布顶端一侧的半边街,贯穿黄果树景区,曾令黄果树景观申遗夭折。
1992年,黄果树景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时,半边街密集的建筑破坏了原有地形地貌,人为痕迹和城市化现象严重。“如果恢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质量,搬迁半边街,加大水土流失治理,还有很大希望。”在国家建设部将黄果树景区的申报材料撤回后这样批复。如今,颇费周折的搬迁工作结束,是黄果树景区重新启动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的起点。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宣传部部长吴声洪指着拆得干干净净的街道介绍说,半边街将全面按规划恢复生态,对瀑布景区扩容,让游客观赏大瀑布的视角更加丰富。
黄果树半边街搬迁是在全省属首次景区内大搬迁,加之其构成复杂,地理位置特殊,不同于城市拆迁,要考虑搬迁户的生产、生活、就业、安置、土地耕种、生活方式转变等一系列问题。
为此,安顺出台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半边街”房屋搬迁补偿安置补充方案》,选择区位较好的黄果树新城迎宾大道边上的停车场对面作为拆迁安置区,并按照高规划、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将搬迁安置区打造成景区新的人文景点,
同时确定了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划地自建三种方式供选择,以保障群众利益。
景区数公里外,一座新城车水马龙。马荣燕一家是第一户从半边街搬到新城的,2011年,她在新城中段选了一栋2层楼的门面做餐饮。如今,30多岁的马荣燕经营的“食全食美”,是新城生意红火的餐馆之一。“在半边街时也做餐饮,现在房子好了干净卫生,生意是原来的2、3倍。”守着黄果树瀑布,做过摄影、摆过小摊的马荣燕如今过得很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