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走市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为了拯救当地几近失传的苗族歌舞,平坝县马场镇文化站的
张元雄等苗族青年走村串寨,挖掘整理当地古朴、神秘的苗族歌舞。芦笙舞、菜园舞、木鼓舞等一批古老的苗族歌舞得以再现,并通过组织村民歌舞表演,将苗族歌舞推广普及,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
古朴、神秘的苗族风情歌舞一经与市场对接,便对旅游市场产生了挡不住的诱惑力。1992年开始,贵阳、安顺等地的旅行社,瞄准平坝苗族风情旅游市场的诱人前景,纷纷前来联系开拓市场。
平坝最早办起苗族风情旅游点的是马场镇凯洒村水井坡旅游点,1993年以后,马场镇及周边的一些村寨看到其经济效益,便把搞民族风情旅游作为当地农民的一条致富路,纷纷办点,高峰期,全县有8个苗族风情旅游点。
“1994至1995年,是旅游点最红火的时期,当时旅行社开出较优惠的条件,旅行社按每个游客10元付给旅游点,一场歌舞表演付费用300元,效益好的旅游点一年收入近40万元,一般的收入也有10万元。”谈到那段红火日子,最先尝到风情旅游带来甜果的张元雄喜形于色。
凯洒村水井坡组村民张元华对记者说:“旅客多时一天有10多辆大客车、近千名游客,表演队一天要表演歌舞10多场次。全组120人、26户家家从事旅游工作,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
无序竞争尝苦果
在高峰镇青鱼塘苗族风情旅游点,记者看到昔日表演活动场地上,村民正在修建水泥楼房住宅;在表演场地一隅还挂着当年旅游点所办的法人代表证书和营业执照。青鱼塘旅游点的法人代表张仲益告诉记者,该旅游点在2001年底就已停办。
“1996年以后,由于缺乏规范管理,加之马场镇相邻的一些清镇村寨也办起民族风情旅游点,风情旅游点较多,带来了旅游点之间的无序竞争。”张元雄说,“1996年旅游点之间开始出现降价拉客的现象,风情表演由300元一场降至50元一场,最后甚至出现了旅行社带来的旅客,旅游点还要按10元/人返还给导游或驾驶员。”
“对于这种无序竞争,我们也曾多次与风情旅游点之间进行协商,希望能达成一个统一的收费标准,但几经协商,未果。”张仲益一脸苦恼地对记者说,在这种恶性竞争的情况下,损失最大的还是旅游点自身。2001年,亏损了4000多元的青鱼塘苗族风情旅游点,只得高挂“免战牌”。
对苗族风情旅游点的停办,苗族女青年张登思一脸无奈,她曾是青鱼塘苗族风情表演队里的一名演员,唱苗歌、跳芦笙舞菜园舞等样样纯熟,一天收入30多元,如今在家务农,一天收入只有5元。她对记者说,她现在仍然保持歌舞练习,希望有一天还能登上表演台。
据了解,平坝苗族风情旅游点在2001年已全部歇业。
重振旗鼓待何时
“各旅游点缺乏扩大规模的意识,没有进行资金的投入,改善旅游硬环境。”对平坝苗族风情旅游的悄然隐退,张元雄颇有感触地说,经营红火时,旅游场所、道路等配套硬件设施的建设和对新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没有跟上,旅游环境没有得到较好地改善,旅游品位没有得到很好提升。相比之下,相邻的清镇风情旅游点,尽管起步较晚,但注重对旅游环境的建设和相关旅游新品的开发,加上政府对旅游点给予了积极的市场引导和资金、政策的支持,该县的苗族风情旅游如今仍然红红火火。
如何重现往日苗族风情旅游的辉煌?平坝县旅游局副局长王丽萍告诉记者,县政府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依托天台山、高峰山等旅游景点,对苗族风情旅游点进行整合,将过去旅游点整合为三家有规模旅游点,并按照行业协会管理的有关办法进行有序管理;加大对风情旅游点的政策扶持和引导,采取旅游扶贫等办法,增加资金的投入,同时,做好风情旅游点的规划,开发相关配套的旅游新产品,如农家饭店、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刺绣等工艺品,以增加农民的旅游收入,调动他们办旅游的积极性,为打造平坝黔中休闲度假旅游中心,增加新的亮点。(王林 石庆利 王小梅)